科技創新(三十八):物聯網產業- 工業4.0的「智動化」

[工業4.0 就是要生產「智」動化]
        我講的課程中很受歡迎的一門課就是工業4.0,這門課是專門針對企業的中高層而上的課程,畢竟,依照工業4.0的精髓,就是要企業「智」動化,生產能夠依照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達成大量客製化生產。 














        什麼是「智」動化,就是整個工廠的流程透過RFID、感測器等物聯網工具做好很聰明的完整規劃,接下來,產線會依生產的產品調派對應的機器流程工作,在工廠內甚至會出現一個產品只生產一個的狀況,根據訂單彈性生產。工廠內會是人跟機器人協作的狀況。這涉及工廠設備規劃,當然是中高階主管才會了解的。但也不可避免的,工廠中的作業員會大量減少,雖說這是為了因應未來的少子化而造成的缺工,但是現在討論導入後的衝擊難免會讓很多基層工作人員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搶走。

[生產智動化 B2B、B2C流程不同]

圖:智動化流程(全程幾乎都是自動化)
 

        真的只會有只生產一個產品嗎?透過網路訂製的結果就是只生產一個,每個消費者按照自己喜歡的設定訂製,而這樣的流程也只有在直接面對一般消費者的多元需求上才會「一個設定只生產一個」,也就是說,針對B2C的品牌商,才會有一個式樣只生產一台的機會。在純B2B上經營的製造商,並不會有這種機會。
就以台積電為例,現在台積電的產線上,同一個設定的晶圓產品,絕對不會只生產一片,因為這樣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消費者所需要的個性化,也不需要在B2B的平台上跟著做個別處理的需求。

圖:台積電的產品:晶圓


[工業4.0的升級 不必急著一步到位] 
而工業4.0在兩岸,台灣以「生產力4.0」,中國大陸以「中國製造2025」為執行的綱領。兩岸都很積極地推行,但是其實現在並不是每個產業都可以整個產線都可以做到全產線都做到工業4.0的要求,這是因為現在協調各個機器人的控制器及周邊的感測器的整合性並不好,而如果是直接將現有的廠房直接升級,不但是要換掉很多設備,甚至還有花了大錢卻整合不完全,達不成想要目標的風險。雖說西門子、博世跟研華都是很不錯的整合商,有了他們的整合可以降低這樣的風險,但是接下來一定會有好幾次的升級需求,畢竟機器人廠商與感測器廠商也不斷的升級,所以在整個升級到工業4.0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規劃,不必強求一步到位,而是跟著外界相關技術與設備廠商的發展,才不會花了大錢卻得不到效果。

我很期待工業4.0的「智動化」,讓消費者都可以擁有滿足自己個性化需求的產品,雖然現在兩岸達成的廠商不多,但假以時日,這個目標一定可以達成。
[結論]
1.工業4.0是要做到整個工廠生產「智動化」。
2.在工業4.0中,B2C產業的生產必須要能做到符合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彈性。 
3.工業4.0在很多產業現在都很能做到一步到位的升級,需要小心規劃。


裴有恆

現為昱創企管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家公司的顧問、新北市工業會會務顧問與生產力4.0委員會委員,以及多家媒體的科技專欄與特約作家,同時也是趨勢觀察者。講授與輔導課題有物聯網、人工智慧、Fintech、工業4.0、大數據、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與專案管理。現在同時也是Google查詢物聯網顧問、物聯網教練、AIoT教練、物聯網講師丶AIoT教練丶AIoT 顧問丶數位轉型教練丶數位轉型講師人名第一名。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