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被物聯網影響了。食有智慧農業、衣有穿戴式裝置、住有智慧家庭、行有車聯網與智慧交通、育有智慧教育、樂有智慧旅遊、生產有智慧工業、商業服務有智慧零售,以及生活環境有智慧城市,另外還有智慧健康與醫療。
[物聯網不是真正的商機,只是個泡沫?]
記得西元2000年,網際網路業面臨極大的考驗。業者沒有具體的商業模式,只有流量與一大堆會員的網站,因為不知道怎麼賺錢,當投資人的錢燒完了之後,這些網站就進入了資本寒冬,一家家倒閉,網際網路業者由人人稱羨的工作,變成了人人喊打的標的,直到網路2.0內容分享的商業模式出現,讓商機具體化,知道如何靠廣告與平台模式賺錢,而Google與YouTube等平台甚至成為文字搜尋與影片的經常性入口。
後來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透過智慧型手機的App展開新的運作,行動SOLOMO與社群網路在此時發揮了極大的優勢,網路的廣告收入大部份都到了Google和Facebook的口袋中,消費者習慣在網路上購買物品,電商大大影響到線下實體零售店的生意。在智慧型手機飽和時,大家都在想,接下來的風口在哪裡?
物聯網的各大領域之前被稱為「智慧XX」,但是都是業者自己喊著高興的,消費者並沒有感受到所謂的「智慧」。
如果沒有智慧好用的產品,消費者當然不想購買,進展也必然緩慢。在穿戴式裝置方面,智慧手錶與手環誕生之初,不少功能都與智慧型手機重複,消費者有手機後,並不願意購買功能重複的產品,智慧手錶與手環因此賣不好。
[智慧醫療、智慧紡織與智慧穿戴,還未切入剛性需求]
後來,智慧手錶與手環從健康促進與身體監控等手機做不好的領域切入,銷售才漸有起色,現在已經達到億級出貨量,但消費者把玩一陣子後,發現只能看簡單的數字與圖表,沒有進一步的服務,因此不再配戴。
在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裝置方面,中高等級的裝置有擬真顯示能力,但卻過於笨重,而Samsung Galaxy Gear VR等簡單裝置,只能拿來玩電動玩具和看個人電影院,吸引力有限。
智慧紡織品方面,除了部分產品結合娛樂用途,如虛擬實境裝置的手套與緊身衣之外,大部分產品是給運動員或是病患使用的,價格因此高居不下。而運動產品類,如NIKE、Under Armour與Adidas等廠牌都有投入,但大部份是專業級運動員與業餘運動員才會購買。
在智慧醫療方面,透過穿戴式裝置的生理特徵量測,給健康監控與治療領域很大的想像空間,但是隱私權與相關法律(如台灣法律不允做遠距治療)的限制,卻也讓物聯網應用所需的數據蒐集遇到很大的阻礙,相關的人工智慧也因為需要大量的數據,發展不易。
在智慧零售方面,已經有些零售業者透過RFID(如西班牙的Zara)與Beacon,有不錯的進展,但因為RFID價格偏高,較低價的民生用品並未導入,因此消費者還是沒有感覺,直到無人商店Amazon Go的影片出現,消費者才發現,這種拿了就走又不用等的消費體驗是他們所想要的,智慧零售才開始被重視。
在智慧農業方面,以色列等國已經實踐得如火如荼,台灣因為老農並不愛使用,進度緩慢,直到最近新農(指新一代的年輕人)返鄉經營農業,並且積極導入,才看到曙光。其他B2B的應用如智慧教育、智慧旅遊與智慧城市等,也因為各大城市導入步調緩慢,讓消費者感受不強。
[智慧家庭、自駕車與工業4.0,遭遇與系統相容性阻礙]
在智慧家庭方面,之前蘋果、Google、IT聯盟與家電聯盟等各大團體與公司把焦點放在,以特殊的傳輸協定圈地,讓裝置互連成為很大的問題 ,根本沒注意到,消費者想要的是方便的使用,直到搭配Alexa人工智慧的亞馬遜Echo系列產品,才讓智慧家庭產品的語音呼叫與辨識的好用服務出現,加上Echo機器本身又夠低價,讓消費者願意買回家,Echo系列在美國已銷售近千萬台,大家才領悟到這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方便又好用的智慧家庭產品,Google及各大廠商也因此急起直追,推出相近設備。
車聯網因為Google的自駕車而掀起熱潮,但自駕車除了技術、還有道德與法律風險。技術風險是,為了足夠安全必須具備雷射掃描雷達(LIDAR),這台機器在Google展示車上的版本是七萬美元,占車子總成本的一半以上,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駕車公司Waymo宣稱,他們跟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合作的車款上,所安裝的新設備為約七千美元,是原成本的十分之一,不過換算車子的整體成本,距離消費者可接受的購買價格還是有一大段距離。
另外還有車與基礎設施間的通訊(V2I)與車與車間的通訊(V2V),可以讓自駕車將自己的動作與視覺所見,透過附近的車輛與環境基礎設備溝通,以了解環境與周遭車輛的行進狀況,讓行車更安全,現在美國已經開始,其他各國或區域政府還在討論階段。
加上法律與道德的考量:自駕車上路,出事時是誰的責任?當發生緊急事故時,系統選擇傷害程度較少的方向,所影響的道德層面與社會成本是好的嗎?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個解決,自駕車才能成真,在全球中,美國進度最快,但各界都認為至少到2020年才會出現較為具體的且能上路的產品。
智慧工業是製造業的升級,在德國又稱為工業4.0,目前各國都有國家級的計劃,在台灣是生產力4.0,中國則是中國製造2025。因為中國的積極,大量購買與導入技術,給了台灣製造業很大的壓力,但是現在同樣面臨各家用自己的機器,不同系統的產品不相通的問題;而且各產業都有各自的生產邏輯,就算某一家成功導入,也不能套用在不同產業上,如半導體業的台積電成功經驗不能導入在紡織業。
另外,如減速器等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卡在世界前五大廠商手中,造成導入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很高,加上整個機器人產業都在進步中,買了大量機器人後,一年後就後悔的情形非常可能發生,這也讓很多企業裹足不前。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物聯網產品的發展被法律、道德、隱私,甚至政治等大環境因素阻礙,應用與服務也還沒有成熟到讓消費者願意買單(如穿戴式裝置與醫療數據、人工智慧的良好結合),加上各家裝置彼此串連的協定還沒完備,成為物聯網進展緩慢的重要因素。
進展雖然緩慢,但由物聯網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可看出物聯網不只是行動網路的取代者,而是影響各個層面的生活便利產業,而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發展出來服務與應用,更是其中關鍵,這也是美國IBM、微軟、Google、亞馬遜與Facebook,以及中國大陸的百度、騰訊與阿里巴巴等公司,全力衝刺這領域,主因他們都想要成為物聯網平台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