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過去了,回首2016年,物聯網產品中賣得最好的穿戴式裝置(手錶、手環、眼鏡、頭盔、紡織品)並沒有如預期般的較2015年成長60%,而是只有成長24%-30%。而且前五大銷售良好的穿戴式裝置,都一定要跟健康健身或虛擬實境娛樂有關。像前兩年的智慧手環/手錶的明星產品,Jawbone跟Pebble,這些跟健康無關的,都相繼宣布不再銷售或被賣掉,離開了市場。
也就是說,對穿戴式裝置而言,現在消費者想要的價值,集中目前智慧型手機做不好的健康健身與娛樂,而以健康健身為目的的銷售量較娛樂為高。也就是說,在沒有更好的殺手應用出現前,對健康關注與想健身的人,健康監控就是最好的應用。
對運動員而言,透過智慧運動衣或智慧手環,可以紀錄運動員的運動狀況,與教練合作,根據這些狀況做調整,讓運動員更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就連在2014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德國隊因為善加利用運動員身上的裝置,調配球員得宜,獲得了當年的冠軍。
對病人而言,智慧內衣和智慧手錶/手環可以用來監控生理狀況,當和醫療院所合作時,就可以遠端監控病人的心跳、血壓、血氧,透過數據分析與醫生專業判斷,就可以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這樣對醫院和病人都是好事,減少醫生負擔與病人開支。尤其對在台灣的偏鄉居民更是如此。
而台灣少子化與老年化的趨勢,讓台灣的長期照顧受到重視,因應老人安養機構的不足,居家照顧變成政府長照2.0的重點,但是平日白天家人都要去上班,難免擔心長者獨自在家。透過智慧手錶監控家中長者的生理狀況與位置,並安排機器人(如Zenbo或Shinbobo)看護或以攝影機監控,就可以在上班時透過手機或平板從遠端了解長者在家的生活狀況,上班則可以更安心。
而其中最簡單的方式是在長者床下安裝一個嘉通的生理狀況感測器Aibed,透過Wi-Fi就可以連線做遠端睡眠監控與睡眠時的生理監控了。當我跟我朋友聊起為什麼買智慧手環,包括我自己在內,好幾個人是為了睡眠障礙或失眠而買,這是現在人的文明病:工作生活壓力太大,透過智慧裝置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可以讓我更安心;而設定目標,每天看自己運動是否達標,確保自己的健康則是我的另外一個目的。
最近我媽媽跟我聊起,她周圍的很多朋友都戴上了智慧手環/手錶來監控自己的生理狀況。我相信在物聯網裝置越來越物美價廉,消費者接受度越來越高的情形下,接下來監控健康與家人照顧的好處會讓物聯網智慧裝置越來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