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中國宣示自己未來互聯網發展的新主軸]
自從3月5日中國的李克強總理宣示了「互聯網+」的新主軸,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小米都有相關主張的著作,而相關的書籍更是紛紛湧現,剛好我老婆這段時間去中國出差,我就請她幫我買了好幾本這類的書籍,搭配我正在閱讀的中國雜誌,了解整個「互聯網+」的趨勢。
互聯網+的解釋
「互聯網+」把移動互聯網(台灣叫行動網路)、雲運算、大數據、物聯網全部包含在新基礎設施「雲+網(路)+端」的架構,利用大數據找出顧客需求成為新的生產要素,而重點是透過互聯網的溝通達到分時協作的目的。也就是說,「互聯網+」是透過網路整合所有雲與端:端的部分,包含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連線的App及物聯網的相關裝置,而雲的部分包含雲端運算提供的服務及大數據的分析。而「互聯網+」後面的連結其實包羅萬象,「互聯網+金融」就成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就成了「智能醫療」,「互聯網+農業」就成了「智能農業」,「互聯網+零售」就成了「零售4.0」,「互聯網+物」就成了「智能聯網」…等等。
歐美的「物聯網」與中國「互聯網+」是不同視角的看法
這其實跟歐美喊出的「物聯網」,是剛好不同視角的見解。歐美物聯網的主張是以未來會做到萬物聯網,而把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看作是物聯網的模範生:因為它們現在已經都做得很好了,也由於這樣的趨勢,歐美甚至有人喊出以後將沒有「網際網路」/「互聯網」這樣的名詞,因為萬物都會聯網,就像移動電子商務的「O2O」都被看作是物聯網的「智慧零售」。說穿了,歐美的物聯網是包含所有的聯網系統,而中國的「互聯網+」是從互聯網連結到所有物品及產業,為所有產業提供升級的方向。另外,中國的「互聯網+」特別強調大數據的重要性:這是因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在大數據的強大進展,發現了大數據的好處,所以在「互聯網+」的架構上,大數據變成重要基石。這雖不同歐美喊出的一開始喊出的物聯網的三層架構(也是「端+網+雲」),但歐美也發現物聯網記錄下來的數據量龐大,可以當做對客戶近身的數位觀察,如果分析下去,將能幫助找出更好的服務與發現更多的商機,也就是說,用大數據強化服務已成為物聯網產品的致勝先機。
圖:歐美物聯網的三層架構
總之,「互聯網+」可以說是中國在成為「互聯網」創新強國之後的衍生主張,目的在走出跟歐美不一樣的道路,甚至引領全球走勢。而在閱讀這些「互聯網+」的相關書籍後,我發現中國這類書籍都是強調「以客戶需求出發」、「讓客戶驚喜」、「符合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的主張,而透過大數據是達成這個目標的必要條件,這剛好跟我強調的「i 聯網—智慧、創新、個性化」的主張一致。
台灣,要加油了!
結論:
- 「互聯網+」是中國利用互聯網連結所有產業與物件提升國力的中心主張。
- 「互聯網+」把「雲+網+端」當作新訊息基礎建設。
- 「互聯網+」強調「以客戶需求出發」、「讓客戶驚喜」、「符合客戶的個性化需求」。